辛追复原塑像
日前,杭州良渚博物院举办的“马王堆汉墓:长沙国贵族生活特展”,精选120件(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通过漆器、丝绸、帛书、帛画、服装、饰品等精美绝伦的珍品,还原2000年前墓主人、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夫人辛追和儿子一家锦衣玉食、歌舞升平的生活。同时,良渚博物馆展览教育部主任罗晓群和湖南博物馆研究员喻燕姣特别介绍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既有颜如玉的养生方,也有注重优生优育的古代胎教,值得关注。
精巧生活器再现贵族奢华
汉代贵族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的衣、食、住、行中又展现出了哪些艺术趣味?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3000多件珍贵文物,可谓是一次全面的呈现。在马王堆汉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大量的肉食、果品、酒类、饼食等,各式盛放食物的漆器造型更是浑厚雅致、颜色艳丽、纹饰生动,美器配美食,呈现出长沙国丞相一家钟鸣鼎食的盛况。
比如餐饮用具云纹漆案,案面较薄、造型轻巧,四沿高起为防止汤水外溢,出土时上面还摆放着5个盛有食物的小漆盘、2个酒卮和1个耳杯,耳杯上有1双竹箸。漆盘内盛有腐朽后的牛排等食物及竹串。这套餐具生动地再现了汉代人席地而坐、分餐而食的情景:每人面前摆放一张漆案和成套餐具,所供食物则据宾客身份、地位和年龄而各有丰简。
整个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达700多件,其中有不少未曾出现过的新器型,如鼎、锺、钫、盘等大型器物。这批漆器大部分都饰有花纹,装饰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是彩色漆绘,也就是将颜料调入漆中作为画料,用漆绘出的花纹,色彩光亮、不易剥落,且采用了两种前所未有的工艺:一种是用漆枪挤出的白色凸起线条作为勾边,然后用红、绿、黄等色勾填花纹,色彩斑斓、极为华丽,接近于后代建筑上使用的沥粉装饰方法;一种是堆漆,效果就像浅浮雕一样,有较强的立体感。另外还有第三种装饰方法,过去称为“针刻”,但在马王堆汉墓“遣策”上明确记载了当时的名称,叫“锥画”,其特点是在尚未干透的漆膜上,用针或锥施以镌刻。锥画出来的花纹,细如游丝,格外精巧。
本次展出的彩绘陶熏炉,形制似豆,盖上镂孔,盖顶的鸟形纽周围刻画卷云纹和弦纹。出土时炉盘内盛有茅香、高良姜、辛夷和蒿本等香草,这种混合多种香草植物进行熏烧的方式,既能改善室内空气,又能杀菌消毒、消除秽浊、镇静安神,与中国祭祀礼仪中以熏香求洁净气味以奉神灵的宗教用途不同,可见当时的贵族生活是如此精致。
此外,还有辛追墓出土的奏乐俑5个,其中两个吹竽、3个鼓瑟,俨然一支家庭管弦乐队。木俑采用浮雕的手法,注重头部与面部的雕刻,并施加墨绘和朱绘,服饰艳丽,既反映了当时雕塑艺术的水平,又展示了当时人的生活习俗。
透过这种种精美的随葬品,我们不妨想象一下,2000多年前的“白富美”辛追夫人是这样过日子的:晨妆时打开彩绘的双层九子漆奁,妆奁中化妆品、假发、胭脂、粉扑、梳、篦等一应俱全;梳洗后着襌衣、穿锦衣,款步上宴席,此时,钟鼓馔玉都已准备完毕。
复制素纱襌衣
耗费专家13年心血
辛追夫人墓中出土的大批锦绣罗绮,虽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仍鲜艳无比,比如金银色火焰纹印花纱,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三版套印丝织品,最能反映出当时的印染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花纹用细线组成,流畅而优美。整个印花工艺是用涂料色浆在深灰色的方孔纱上进行多版分色印花方式加工而成。单元图案由三块阳纹的凸版刷浆分格进行套印,如同盖图章一样在底子上印出花纹。第一块凸纹版是由曲线组成的火焰纹;第二块凸纹版是由曲线组成的熏炉纹;第三块凸纹版是由金色的小圆点组成的纹饰。整个花纹单位的外形为菱形,纹样线条弯长细密,看上去非常雅致、秀丽。尽管古人采用的是手工套印,但人们在图案中似乎找不到印纹不匀和重叠的问题,由此可见,当时的印花技术已臻于成熟。
虽然家喻户晓的素纱襌衣在此次展览中并没有现身,但罗晓群表示,素纱襌衣谜一样的穿法和云一样的轻灵,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示,仍然能激起人们的兴趣。素纱襌衣的穿法至今没有定论,一说是套在华服外面若隐若现;一说是古人的内衣,因为其衣袖非常小,而当时的贵妇人地位越高,锦服的袖子也越宽大,这件襌衣是没有办法套在锦服外面的。另外,这件衣身长1.28米、通袖长1.9米、仅重49克的襌衣,真正是“薄如蝉翼”,当时上海、北京的几家纺织厂都无法复制,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第一件复制品却超过了80克。后来,专家们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原来今天的蚕宝宝要比几千年前的蚕珠圆玉润得多,吐出来的丝明显要粗、重,织成的衣物自然就重多了。后来专家们着手研究一种特殊的食料喂养蚕,控制蚕宝宝的个头,再用这些细腰蚕宝宝吐出的丝复制素纱襌衣,终于织成了一件49.5克的仿真品,而这一研究耗费了专家们13年的心血。
帛书中胎教理念很现代
而涵盖了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医学、艺术等汉代社会生活信息的帛书,也是本次展览中的一大看点。多年来一直研究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喻燕姣介绍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包罗万象,相当于一个微型的“地下私人图书馆”,其中大部分是失传一两千年的古籍。其中饶有意思的是,由于汉代求仙思想盛行,养生之风在社会各阶层蔓延,帛书上便记载了不少养生保健、美容养颜的方法,甚至是优生优育、注重胎教的理念。“比如《导引图》可谓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种医疗保健操图谱;而在《养生方》中有一养颜方,即每天早晨空腹服酒鸡蛋,连吃21天,可以精神振奋、容颜秀美;《五十二病方·牝痔》中更记载了一套完整的割除痔疮的外科手术。”此外,喻燕姣特别介绍了帛书《胎产书》中古人极为严格的安胎待产理念,与现代人的胎教不谋而合,“帛书中提出,怀孕第一个月饮食要精美,不要食辛辣腥臭之物;怀孕第二个月要安静少动,这些认识与现代孕育观相吻合;怀孕第三个月是关键,胎儿在成长,受母体和外界的影响很大,在这个时期孕妇要多见仪表端庄的君子和王公大人,使自己精神愉悦,避免接触奇形怪状的人,以免产生负面情绪。有的专家认为,这如同今天我们流行的‘胎教’,是迄今所看到的现存医学文献中较早关于胎教的记载。”
专家导览特色文物
轪侯夫人辛追复原塑像
身高1.58米,衣着华丽,美丽之中给人凛然不可侵犯的高贵之感。这尊复原像是辛追夫人三十七八岁左右时的形象,是湖南省博物馆组织中国刑警学院的有关专家,根据辛追遗体颅骨和帛画上的形象资料,利用高科技手段,综合有关成果研究制作的。
T形帛画(复制品)
T形帛画为葬仪中用以招魂、导引后随葬的旌幡,画面所描绘的内容自上而下可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天上部分绘有人首蛇身的女娲、金乌、蟾蜍和玉兔等天国的神话传说;人间部分绘有墓主人轪侯夫人辛追在3个侍女的陪同下,正在飞升天国的路上;地下部分画着神话中的鳌鱼和异兽守卫死者的形魄。对帛画的主题思想,影响较大的两种说法是“引魂升天”及“招魂安魄”。
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局部)
《天文气象杂占》是马王堆帛书中朱墨彩绘、图文并茂的珍贵文献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既是帛书又是帛画。它由绘有云、蜃气、恒星、彗星等各种天象的250幅图像组成,利用天象来占卜灾异变故、战争成败。文/图:广州日报记者刘丽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