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行业是一门非常专业又的学科,从孩子出生那天起,TA 就有不同阶段的成长特点,每个月龄都有独特的发展特点,要精细的写出来,估计比法律的条条框框还多,早教中心有很多年轻的老师,还没有做母亲,没有跟孩子朝夕相处的机会,所以更要花时间去学习,才能更科学的育儿方式,帮助每一个家庭!
前段时间认识了小区的一位宝妈,孩子2岁2个月,还有一年就要上幼儿园了,她急着为孩子到处找早教中心,她四处奔走于各个早教机构,也试听了很多,她说目的有三个:一 试听可以了解各种机构的教学和模式,为以后选择好的幼儿园积累经验;二 体验试听一般会有很多小朋友,让宝宝有了社交机会;三可以在这种中,更好的观察宝宝的表现,找出宝宝的优点和不足,其次可以听听看幼师有没有比较好的。
她在详细的了师资、、模式等各方面后,对比于之前几家,觉得特别的满意,正当考虑报名时,最后宝宝测评阶段,幼师的一段话,让她立刻打消了这个决定。
在宝宝进入活动一个多小时的课程后,幼师在告知她:“宝宝的专注力、沟通交流、及排队啊 轮流啊,配合度做的很好,但是性格好像有些内向,不会主动去表现或者主动找其它人一起玩。”对一个2周2的宝宝的表现去判断性格的内向外向,可见其幼师的水平、或者专业知识欠缺。说白了就是不懂孩子的各个时期的社交行为方式……
虽然现在的家长大多数对早教的认知不全面,但是也有很“懂行”的家长,作为早教行业从业者,一定要不断学习早期教育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服务孩子,取得家长的认可!
这个时期的宝宝几乎是一个人独玩,他们只愿意人呆一起,一起玩,但其他小孩子几乎不会理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这段的时间内,是孩子在进行认知,对的认知。如:这里是“我家”,这是我的脚,这是我爸爸,这是我的玩具。
平等玩耍宝宝开始接受并喜欢和其它小孩呆一起,但相互之间基本不会交流和互动,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但是会打量、观察其他小朋友。他们的互动方式只有“抢玩具”,因为大家都会认为玩具是“我的”。
这个阶段孩子还是各玩各的,有个明显变化就是他们会模仿其他孩子做一样的事。他们尝试去互动,比如说几话、分享玩具,但还是自个玩自个的。
正确的做法:家长要给宝宝更多的接触同龄小朋友,时间逐渐加长,人要更多。早教班、幼儿园、公园等是不错的地方。
4岁的孩子:交互玩耍此时开始有了“大家一起来”的意识,小朋友们会共同完成一件事情 ,会一起而玩游戏或者玩具。此时的孩子,才能看的出来,谁是“孩子王”,谁比较有“领导力”,谁喜欢表现自己。
家长最易犯得错误:由于孩子“太会玩”,甚至是“自来熟、自来疯”,会认为是调皮、捣蛋、不听。
本文来源于i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