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我对童书也没有什么概念,对孩子阅读也是没有把它看得那么重要。但是当了爸爸以后,我又正好在《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做编辑,在那几年我读了大量的童书,对童书的认识也是跟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做记者生涯的十三年里,我接触很多儿童文学作家,在跟他们的采访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读书对孩子成长来说常重要的。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方式,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是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芜和寂寥。
这八年多,对我来说不止是收获了我们之间特别亲密的感情,也收获了很浓厚的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我觉得他的视野已经非常开阔了,写作水平也很高,而且他内心非常有爱。
我们总说要培养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在我看来,对于孩子未来更重要的是,他心里有没有爱;是不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这一点,能够决定他未来是不是能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能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而这个幸福感,我觉得能够支撑我们走得更远。
我们家里的书就非常多,有一墙的书柜,里面都是我收藏的各种各样的书。父母自己爱书,爱读书,爱买书,爱和孩子共读,孩子就会阅读之。
这方面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05年底的时候,网上有一个报导得很火的湖南弑师案:
后来有记者访问这个中学生,就发现这个中学生特别爱看书。但是一了解,他看的书都是一些厚黑方面的书,比如说特别喜欢书中的人物,如果这个人物死掉了,那这本书就不看了,换一本。
卡尔维诺就有一本书叫《为什么读经典》,关于好书有十四个定义,我觉得这些定义都是值得我们反复去深思的。我列举几个例子。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的人来说,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的人来说,它仍然是一种幸福的经验。
尽管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阅读趣味,不管在哪个年代,完全由父母来决定孩子看什么书不足取。孩子想干什么父母就给孩子买什么也不合适。比较科学的方式就是父母给孩子提供书的同时,也给孩子一定的图书选择空间。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读。
其实这本书好不好,我觉得,我们在看过一遍以后,会有一个大概,但是只有在跟孩子一起读过之后,才能对于这本书一个准确的判断。
其实这本书是个很好的书,但是我的看法是,如果孩子在年龄过小的时候,看这本书,会有一些出乎我们意料的反应。比如说,我的孩子昨天看这本书,就哭的不行,哭得稀里哗啦的,他觉得对爷爷那种思绪、那种情况,他是不能接受的。
我的看法是,孩子小的时候,这种书尽量不要给孩子看,等他大一点,等他到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也许更合适一些。那个时候,他对于死亡有一定的看法了,而当小学低段和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他更多的是有一种完满感、或者是那种不希望被。
孩子过小的时候,给他讲这些故事,在他们心里面会留下一定的阴影。所以给孩子选书,谁都不能任性。我觉得,最好是我们先把一道关,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去读。
所以,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觉得父母可以给孩子选一些凯迪克金类的书,丰子恺的书,或者信谊图画书的书。这些项都是图画书类的项,而且内容和品质都非常好。
如果孩子是小学生,给孩子选择一些儿童文学类的作品,比如纽伯瑞、冰心,这些项的作品也常非常棒的。像纽伯瑞文学金的作品,现在看来都常棒的。
纽伯瑞金的作品可以到网上搜搜,都是可以搜到的。凯迪克金的书,网上也都有。比如说《疯狂星期二》、《高空走索人》、《这不是我的帽子》、《月下看猫头鹰》、《海底的秘密》、《驴小弟变石头》、《晴朗的一天》、《我的兔子朋友》,这些都常好的图画书的代表作品。
对于男孩,我会推荐一些比较活泼、比较可爱的人物形象,比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猫头鹰王国》、《野兽国》,还有《海鸥乔纳森》,小弗朗兹那个系列《弗朗兹的故事》。
对于女孩,相对来说比较温婉一些,像《劳拉的星星》、《卡米的故事》、《苹果上的外婆》、《草莓山》,还有那个《米丽成长系列》。
这样书的故事都是反映家长里短的故事,读起来也是让人感觉特别亲切,所以这样的书,更贴近女孩子的心理。
像《一百条裙子》、《草莓山》这样的书,也是以女孩为主角的,就是讲的女孩世界经常发生的一些事情,我觉得这样的书,女孩会更容易接受。
我们现在引进书特别多,现在百分之七十的书,都是国外引进过来的。本土原生的书就少一些,但是本土原生的书对孩子培养有根的中国人,还常有帮助的。
本土原生的书,我比较推荐《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是汉声出的一套书。这套书是每一篇一个故事,如果一天讲一个的话,可以给孩子讲一年。
《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还有传统节日篇、中国童话篇,每个故事都挺好看的,跟我们以前味道比较重的书相比,这套书还是容易让孩子接受的。
蒲公英图书馆还出了一套“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系列”,就是我们小时候看到的那些故事,像《猪八戒吃西瓜》、《猴子捞月》、《小马过河》这些作品。这些故事给孩子读一读,或者和孩子一起读都是挺有意思的。
这套书是我给孩子从头到尾一直读下来的,前后读了三个多月。因为这套书每本有十万多字,我每天读两章,加一起三百多万字,也真的是读了好几个月。这本书故事有一种史诗性质,我特别希望等孩子上到二三年级的时候,我们跟孩子一起读,或者是让孩子自己读一下。
昆郎因为想独占父母的爱就把赛林从窝里推了下去,幸运的是赛林没有被摔死,但是被一个的团伙掠到了枭孤儿院。在那里面的团伙要给小猫头鹰,要把他们变成一些自己的劳动力。
但是赛林没有,因为他非常聪明,他和另外一个机智的小猫头鹰一起从枭孤儿院逃了出来,去往传说中的珈瑚王国。在上他遇到了两个好朋友,一个掘哥,一个灰灰。
后来他们终于逃到了传说中的珈瑚王国,还在一指大师的帮助下成为了珈瑚王国的精英四人组,一起和昆郎所代表的进行作战。
这是个波澜壮阔的故事,孩子读了以后就会在脑海里建立一种非常宏大的叙事结构。这样的故事在孩子在小学生阶段的时候读一读我觉得常有意思。
但是,如果我是一个淘气包,如果你给我一个讲淘气包故事的书,我就能从这些书中看到自己,更容易走进书里的世界。
我家孩子哲哲就是一种淘气包的性格,所以特别喜欢《淘气包谢得意》。这是一个漫画,还有《淘气的爱柑》、《小淘气尼古拉》,前面提到的林格伦的《小淘包埃米尔》,他也非常非常喜欢。
“如果有一天,我将要离去,请把我埋在……埋在……春天里”,做完饭了以后,我就想出门一趟,我找我的包,就找不到了。
他喜欢搞笑,从那个《淘气尼古拉》、《淘气的爱柑》这些故事能看到自己,觉得就像一个他的好朋友一样,能一下子能淘得进去。
如果各位父母发现自己家孩子不太喜欢阅读某一类的书,也不要着急,我觉得慢慢找一些。因为你们了解孩子都有什么样的个性,从孩子个性入手,找一些适合他,跟他个性相贴近、相契合的书,他们才能更愿意读下去吧。
儿童文学、儿童诗、童谣、科普书还有故事等等,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在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把这些不同种类的书都给孩子看一看,逐渐扩大他的视野。
文学,龙应台不是说过一句——文学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真正让人保持骄傲的力量,一种能够疗愈伤口的力量。文学,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以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那就是湖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
文学作品,能够让孩子的内心变得更加柔软一些,那些儿童文学作品的故事都比较温馨的,它的内核都的,具有真善美的力量。我也能够感受得到爱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那些孩子,他往往具有内心特别有爱,喜欢和愿意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而且能够给别人带来很多欢乐。
动物小说作家,比较有名的有西顿的、沈石溪的、牧铃的,还有袁博的。他们的动物小说,孩子都很喜欢。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太爱阅读,其实也是可以从动物小说入手,因为动物小说天生来说就和孩子的天性很契合。
还有一些儿童诗,我觉得也可以给孩子读一读。像方素珍的儿童诗,就挺有代表性的,她在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儿童诗,比如《明天要远足》,我觉得父母们可以给孩子买来看一看。
儿童文学里常心港的作品,也常不错的,他写过十二生肖系列,《兔子快跑》、《土鸡的冒险》、《我们属龙》,还有《一匹倔脾气的马》、《小蛇巴蒂》等等,这些故事的品质都非常高,给孩子看一看都很有益处。
很多父母想让我推荐一些书目,我个人觉得任何一个书目,都并不能包治百病,它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我更希望各位父母能下点功夫,自己多读点书,而且是根据孩子的性格和年龄给他们攒一些书;根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喜欢读什么的书。
我自己孩子有怎样的性格,买一些书和他性格相贴近,自己去找一找书,我觉得这样的书单,才对你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远比别人推荐的书更有效果。
到了小学高段,要让孩子的视野更开阔一些、想的问题更多一些,他们对很多事情都要发问了。比如,土地以前是什么样子?,中国以前就有这些高楼大厦吗?就有国家吗?他会问很多问题。比如,外国是什么样子的?
小学高段以后,我觉得父母要有意识地多引导孩子读一些历史类的书、地理类的书,多留意一些传统文学名著。在这方面,我推荐给各位家长的是《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这两套书都是步印童书馆出的。
《写给儿童的历史》我也是一本一本给孩子读的,在读的过程中我也跟他聊了很多,边读边聊。我还买了很多地图、地球仪,边读边看地图、看地球仪,给他找一些地理和历史知识。我觉得这种做法也挺好的,各位父母也可以尝试一下,就是在读历史地理的过程中,把历史地理还有地图、地球仪都结合起来。
我觉得,在小学高段这段时间,孩子可以试着读一读四大名著了,但四大名著我也是提倡给孩子读一读《西游记》或者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我也不是特别推崇,如果孩子不当然也可以。《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倒是可以给孩子读一读。
我的看法是,如果孩子年龄过低,一二年级就开始读这些世界名著的话,因为这些世界名著跟他的生活相隔比较大,孩子的吸收程度会有限。而且,我觉得四大名著有一些地方还是比较,对孩子价值观会有一些负面影响。
其实让孩子阅读之最更重要的一点(也是我深刻体会的一点),就是要引导孩子深入阅读,这种深入阅读其实挺我们父母的的。
我一直觉得,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成长铺,孩子喜欢某样东西,我们要围绕孩子这个兴趣和爱好,不断地给予一些教育素材、教育资源。
我的孩子特别喜欢狗,有一天去同学家玩,看见同学家养了一只狗,回来以后就想让我给他也想养一只,当时我没有同意。我跟他说:“对于狗,我们可能还不太理解,要不这样行不行,我们一起来读一些跟狗有关系的书,比如狗的小说,狗的一些知识类的书。”小家伙就同意了。
后来我们就经常泡在亚运村的图书大厦,在里面看一些跟狗有关系的书。我们还买了很多跟狗有关系的小说,比如《马利:一只与众不同的狗》、《导盲犬迪克》、杰克·伦敦的《荒野的》,还有威尔逊·罗尔斯的《红色羊齿草的故乡》,这些书都是很好的书。牧铃的《血燕》,还有《忠犬的》,这些书他都看得爱不释手。
我们还看了一些比如《选只狗狗带回家》这种书,就是关于狗的一些图片,狗的种类啊,狗有什么特点啊,它的寿命呀,喜欢吃什么呀,狗的寿命啊等等,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读物。
因为看了很多关于狗的书,这小家伙每次上学或者放学的上,看见一只狗就给我讲“爸爸,这是一只金毛狗。”然后他就会说金毛狗有什么特点啊,或者是它喜欢吃什么呀,它聪不聪明啊,他给我讲了很多这方面的东西。比方说喜乐蒂,还有一些博美犬,讲怎么选博美犬,比如要选骨架比较结实的,毛色比较漂亮一点的。
就像一个小专家一样,其实就是这样,孩子看多了书就会有深刻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真的是慢慢地朝一个专家的方向去发展。
哲哲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读了一本叫《酷虫学校》的书,回来以后一发不可,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觉得这是一种好事,我就给他买了好多昆虫方面的书,比如说《昆虫Q&A》,是大学教授朱耀沂写的一本书(他还写了两本书,我都买了过来,叫《昆虫记》和《昆虫记》)。
还有黄仕杰写的一本书叫《昆虫脸书》,还有《奇妙的昆虫世界》,奥地利动物行为学之父康拉德·洛伦茨的《所罗门王的指环》,这些我都给他买了来。这些书就慢慢地把一个孩子引入到了昆虫的世界,就知道了很多昆虫方面的知识。
一开始,我真没觉得他看昆虫书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但后来他跟我说了很多事例,让我对他的阅读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或者说让我很惊讶。
他说:“因为蜘蛛侠是用手吐丝的呀!你看电影里面蜘蛛侠手一张开那个丝就从手腕处吐出来。你知道吗,爸爸,其他蜘蛛都是在腹部下面有个吐丝器,从那里吐丝,只有狼蛛的吐丝器在爪子上。”
还有一次,我们单位里,有个同事看到了一个小虫子,他以为是蟑螂让我看。我一看那个虫子尾巴部位有个像小剪刀一样的东西,我就觉得这不是蟑螂,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我就把这个东西拍下来,放学的时候把这个照片给哲哲看,问他是什么动物?
哲哲一眼就认出来了,他说:“爸爸,我知道,这个叫蠼螋。”还给我讲蠼螋这种动物只吃面包屑这样一些掉地上的东西,一点也不,别看它有个大剪刀,但是它对人类是没有的。
他还给我讲了上课中老师犯的一些错误。英语课上,英语老师讲dragonfly,就是蜻蜓,但是老师却放了一张豆娘的照片。老师讲蝗虫locust,照片也放错了,放的是尖头蚂蚱。然后他就跟我说:“爸爸你知道吗,那个不叫蝗虫,那个叫蟌,准确的是属于昆虫纲,,束翅亚目。”
后来他经常给我讲这些昆虫的知识,还考核我“爸爸,你说说能装死的昆虫有几种啊?数五种就可以。”
我觉得要成为一个专家真的并不难,只要把一些好书给他,引领他,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昆虫专家,或者是狗专家,或者动物学家。
哲哲特别喜欢《猫头鹰王国》,前段时间《猫头鹰王国》的作者凯瑟琳·拉斯基来到了中国。我带着哲哲去参加了她的新书发布会,拉斯基送了哲哲一本的签名的《猫头鹰王国》。这样的事都常好的。
其实有的时候,到了小学高段,孩子的阅读真的不需要我们花多少心思去引领。如果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培养了一个好的阅读趣味,他就会天然的对那些不好的书加以屏蔽。
我们经常说要给孩子一些价值观的渗透,或者一些引领,其实在边读边交流过程中的引领是最润物细无声的,是最有效的。
孩子好奇心的发展,至少需要一个可以分享这种好奇心的的陪伴,跟他一起,重新发现周围这个世界里的快乐、激动和神秘。
我觉得,跟孩子亲子共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分享的过程,这种过程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可以鼓励他的阅读兴趣,也可以让我们发现孩子内心在想什么。
我们总说我们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就是因为我们沟通不够。当我们沟通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就会知道孩子是什么样的,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这个时候我们给孩子的帮助也是最有效。
我们一定要有那种教学相长的意识。这种教学相长,其实就是跟孩子在一起多交流,很多时候并不是说我们教给孩子什么,而是孩子教给我们怎样做一个好的父母,怎样去追寻好的教育。
举个小例子,我给哲哲读完《西游记》的儿书后,我问他:“宝贝儿,你说一说唐僧三个徒弟都什么特点呢?”我本来以为他会说,他们都叫悟空、悟能和悟净,三个都带一个悟字,属于悟字辈的。
没想到哲哲给我的答案是——第一他们都很丑,第二他们都有武器,第三他们都爱。这回答让我很。
我给哲哲讲《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讲到黑夜里勤学的孩子,讲了几个大家都知道的古代好学的孩子,比如凿壁借光的匡衡,囊萤夜读的车胤,以及雪夜读书的孙康等。
但是哲哲就说,“爸爸你发现了么?匡衡看的是竹简,车胤和孙康看的是书。”我没想到他看得这么用心,我就引导他“你说看看是什么原因,他们看的书不一样,是因为这个画家画错了吗?”哲哲回答说不是。
我想,是不是前面故事发生的时候,还没发明纸,后面孙康那个时候纸已经发明出来了。我就百度一下,把蔡衡造纸的故事给他读了一遍,让他心里有了一个意思识。
这个时候我们孩子一个知识,孩子更不会忘记,他内心会更深刻,对知识的学习会更强烈。远比我们把他放在班里面,让老师用一种固有的方法来教他要有效的多。
很多父母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写作,磕磕绊绊总也写不出什么东西来,我个人觉得这是因为孩子阅读的视野还没有打开,或者说阅读经典的作品还不够。
我一点都不操心我们家孩子的写作问题,他写的很多作文让我都刮目相看、让我很,我都写不出这样的句子来。
我给大家举个小例子吧。比如说,哲哲四年级上学期的时候,班主任刘老师给他留了一篇命题作文:幸福是什么?
我本来想指导指导他,后来小家伙不用我指导,自己到屋子里面就写了,写了十来分钟自己出来了,拿上作文纸让我看写得怎么样。我把这个作文拍下来,经常跟一些父母分享,我觉得写得非常好。
这首诗的题眼,一下子让我想到了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一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首小诗就有异曲同工的意思。
我的孩子书读多了,他写作文的水平真的是很高超。这两天哲哲写了一篇作文,是写人的作文,写得是他们班的一个同学,小商人吴天翼。
这篇作文也写得非常非常有意思,先声夺人,把他们班那个同学吴天翼是怎么爱卖东西,卖东西卖得如何高妙,都写得非常惟妙惟肖。到最后呢,他又笔锋一转,并不是说这个吴天翼特别愿意卖东西,自己攒多少多少钱买自己喜欢东西,而是他把卖东西的这些钱都拿去捐给了一个家里贫困的小朋友,给他买一些学习用具。这故事的结尾让我觉得一下子了,人性。
读万卷书行万里,这个读行——读书和行走,它俩是紧密结合的。我觉得如果说阅读是让我们在心里面走遍的话,那么行走就是让我们在大地上阅读更多的书。
在这方面我比较我的好朋友李一曼,他也是个著名的阅读推广人。他经常给孩子读一些历史书,读历史书的过程中,他可能就会带孩子去当年历史发生的地方看一看走一走。
比如,他给孩子读康熙平定葛尔丹叛乱那一段儿,就开着车带着孩子去乌兰布统古战场看了看。读时期的军阀和抗日战争的时候,他也带着孩子去了沈阳的大帅府,九一八纪念馆等地方看了看。
我觉得这样,孩子能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感受,是一种让孩子有身临其境感觉的学习方式。去看看实物听导游,对历史会有一些更深刻的认识。
理论书其实是很重要的,我们常说孩子要学习,我们作为父母也要活到老学到老,多读一些书。我比较推荐吉姆·崔利斯写的《朗读手册》,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好的家庭阅读指导书。
除了《朗读手册》,彭懿还写过两本书:《世界儿童阅读与经典》、《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这两本书一本是讲儿童文学的,一本是讲图画书的,把当前世界上经典的儿童文学和图画书都收录到了书里面,有一些作者介绍,故事简介,还有一些图画书的结构。比如说,封面、扉页、封底是怎么设计的,都说得比较完善,也比较专业。这两本书都是很好的阅读入门指导书。
还有被称为日本绘本之父的松居直的书:《幸福的种子》、《我的图画书论》和《打开绘本之眼》,这三本书都很好,作为父母都可以读一读。
还有浙江师范大学的方卫平写过一本书叫《享受图画书》,小雨姐姐的《怎样给孩子讲故事》,汪培珽的《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其实你看这些书的目录,就会发现这些内容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很多父母会问,让孩子看电视好不好?让孩子看漫画书好不好?这些问题在这些书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回答。
在《我的图画书论》里,松居直开篇的时候就写的这种情况。如果孩子一开始就带着父母提出的问题去读书,他很难一下子进入书中的世界,这种看似很好的做法,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阅读,反而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于孩子的阅读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阅读兴趣。
之前的一些想法,比如一本书一定要读完,或者一本书一定要提炼中心思想,现在看来,都是不科学的,是阅读规律的。
我希望各位父母能够跟孩子一起去读书。有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大了会认字了自己读书就好,其实父母跟孩子一起读书的作用,不仅是培育亲情,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这种交流和影响,往往比读了书的内容更有价值。
还有一些父母反对孩子读漫画书,我觉得漫画书就像孩子成长上必经的一段旅程一样,孩子是一定要经过那个阶段的。或早或晚,一定会有一个阶段,对漫画书的确着迷的。
我的观点是,在孩子对漫画书感兴趣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不让孩子看漫画书,而是给孩子一些好的漫画书,比如《丁丁历险记》、《高卢英雄历险记》、《雅卡利的神奇历险》。
这些书都常好的漫画书,对于培养孩子读图能力、孩子看图与图之间的逻辑联系的能力、塑造孩子的绘画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还有一些父母读书可能是功利性太强,比如一定要读出什么东西来,一定要摘抄好词好句,这些都不必要;相对于孩子有一个愿意读书的心情、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往往比这些摘抄好词好句更有意义。
孩子读了大量的书,那种自然流露的东西往往是更值得我们去的,更值得我们去反复琢磨和思考的,也更有意思。
我的孩子画了很多好玩的画,其实那就是他读书之后的自然流露,看起来都让人赏心悦目,有一种心灵的效果。
读书以后,孩子也会活学活用,我们真的不必要求孩子读完书之后一定要写出什么东西来,而且写出多少多少字的东西来,这常不靠谱的。
这本书讲的就是一个小男孩想给妈妈过生日,他不知道给妈妈买什么礼物,就问一些鹅、兔子、小鸡等各种小动物,它们给的答案他都不太满意,要么就是妈妈已经有了,要么就是妈妈不喜欢。后来有小动物说要不你去问问山里的熊先生吧,熊先生就在小男孩的耳边耳语了几句,小男孩就记住了,后来就给了妈妈一个温暖的抱抱。
孩子班级的很多同学爱看一些《查理九世》、《盗墓笔记》这类书,我也挺疑惑的,按理说孩子不应该喜欢这类东西。后来我想很多孩子喜欢这样的书,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从众心理,从小没有打下很好的阅读基础或阅读品位没有形成。
我曾将这类书给哲哲看过,哲哲是很反对,他说这类书看了对他没什么帮助,反而有些恐惧的心理,所以他天然地这类书。
后来我就想,如果我们给孩子打下很好的阅读基础,形成很好的阅读品味的话,孩子会屏蔽掉那些坏的书。当孩子于这类书的时候,我们要跟孩子沟通一下,或找一些更好的书放在他的身边,让孩子去对比一下。
父母的这种无声的引领,渐渐就能让孩子走出阅读的误区,让孩子主动去阅读那些经典的作品,慢慢提升阅读品位,成为一个终生读者。
所以,阅读看似孩子自己的事儿,其实很父母的或阅读观,我们赞成阅读、经常阅读,对孩子的影响就越来越大。
我现在每天下班后,在家里我是喜欢看一本的,看完书以后我也向孩子推荐,慢慢家里就形成了一种风气,哲哲看了某一本好书以后也会向我推荐。现在哲哲是每天看书,每周还会向小伙伴推荐3-5本书。
一年级时,早上带她去上学,在楼下看到一条狗,他说那是他的好朋友毛毛养的一条狗,他说晚上毛毛会和小狗一起睡觉的。我说那不太卫生吧,他说每天毛毛都会给小狗洗澡的。
其实,如果说家里有什么仪式的话,我真的希望让阅读成为一种仪式。我之所以能够八年跟孩子一起读书,每天跟他一起聊书,现在我们在一个房间里面,各自看各自的书,或者偶尔交流相互推荐,这种仪式或风气之所以能形成,就在于慢慢读书之之后那种的沉淀。
爱读书的孩子,我们很难想象他会做出的或匪夷所思的事情来。相反,他们往往能做出让我们刮目相看的成就来,就像我的孩子在作文上、在绘画上、在待人接物上,那种真善美的自然流露,都让我很。
他说,“我要像《吹小号的天鹅》里的易斯那样,用小号来吹一些曲子,用小号吹得那些曲子实在是太优美动听了。”
其实就是这样,孩子读过的书会影响孩子的人生选择。我不知道哲哲读过的其他书,未来会给他的选择带来什么影响,但我相信那些书会给他很多力量。
在他人生失意的时候,他会从《海鸥乔纳森》中知道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的。
总的来说,阅读能够提高写作水平、能够丰盈我们的内心、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能够丰富孩子的世界,让孩子能抵抗外面的喧嚣与浮躁,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孩子找到生活的意义。
但我希望孩子养成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去向那些优秀的人物,去向那些大师学习,大师并最终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
马伊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