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多种识字的有效方法
牛老师的话
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一年级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承载着幼小衔接和通往自主学习的桥梁的作用。如果没有在一年级打下的语文学习功底,到了高年级,语文学习任务的加大就会立刻压得孩子穿不过起来。而语文没有学好的孩子,数学也相应会薄弱,英语学习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也会受到语文没有学好的影响。
什么是一年级孩子最需要形成的能力呢?答案是:自主识字。如果说一年级语文老师大多数时间是在教孩子怎样识字的,那么我想这位老师就作对了。一年级的文章相对短小,有的就只是几句话的儿歌,内容没有什么难度。我自己班级的孩子读十几页的绘本也不成问题的,读区区几句儿歌,真的一点也不难。如果老师还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分析语句,理解内容,那么势必会影响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无法体验到更活泼,更生动的学习语文的乐趣了。
在我看来,一年级语文课堂上用多种方法识字,是孩子们表现最活跃的一个环节了。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识字的方法,最终让孩子们掌握了识字的技巧,同时得到了分析能力的提高,自主识字的意识也逐步形成。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局面就此打开了!
下面简单介绍几个识字的小技巧:
课堂上,让孩子们像唱歌一样,唱出识字方法,让孩子们像朗诵一样,把识字方法挂在嘴上,朗朗上口。这样的识字法可以让孩子们课堂上就基本记住所有的生字,而在默写中获得上佳的成绩。
第一法
加一加
加一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用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的生字。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例如学习“让”,在学习了“上”这个字为基础的前提下,需要孩子认识言字旁。首先告诉孩子,言字旁的字跟语言有关,跟话语有关。然后让孩子分析字形,左边言字旁,右边一个上,于是可以引导孩子这样唱出识字方法: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让”,言字旁加个上,让让让,让座的让。
第二法
减一减
这个方法适合合体字与组成这个合体字的部分有相同的类型。减一减的方法就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比如学习去就是丢掉了一笔就变成了去,家没有了房盖就成了豕。例如“景”字,可以让孩子用减一减的方法记住“景”:我用减一减的方法记住景,景色的景去掉日子头,京京京,的京。
第三法
换部首
这个识字方法适合合体字中除部首外的字相对复杂,不是一个独体汉字,或者去掉部首的那个部分比较生僻,不适合用加一加的方法。那么可以让孩子用换部首的方法记住新字。例如由“谁”这个字,学习“堆”字,就可以用换部首的方习:我用换部首的方法记住“堆”,谁家的谁,去掉言字旁,换成提土旁,就是堆,土堆的堆。第四法
拆分组合
这种识字方法是将减一减和加一加结合识字的一种方法。例如“员”,要用拆的方法将字拆成“口”和“贝”字,然后把识字方法唱出来:我是用拆分法记住“员”,员可以分成“口”和“贝”,口和贝合,队员的员。
第五法
组词法
这种方法更适合孩子认识生字时使用,加上组词后,不仅可以记住字形,还能借助词语大致了解字的意义。例如学习“数”:我用组词的方法记住数,数数数,数字的数。
第六法
顺口溜法
这种方法适合笔画较多,又可以按照一定逻辑关系组合的汉字。比如大海的海字:我用顺口溜的方法记住“海”字,每个地方都有水,海海海。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这三种方法在同一纬度上没有从属关系,即不会出现包含或被包含的情况。例如,“清”字以“氵+青=清”出现的为“加一加”识字方法,以“请-讠+氵=清”出现的为“换一换”识字法。青字以“清-氵=青”是减一减识字法。
而拆分法的提出,却打破了这种平行关系。拆分组合识字法,简单的来说,就是由两个生字组成一个新的生字的识字方法,例如“婴+鸟=鹦”。不难发现,这也是加一加的形式出来,但是却只能叫“合一合”。
写在后面的话
写在后面的话:用了以上方法指导孩子记住了字形后,还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字的构成,同时结合字义来。例如我在“海”字时,告诉孩子,大海里有很多水,所以是三点水旁,三点水旁的字都跟水或者液体有关,右边的每字是有人和母组成的,表示大海是孕育生命的母亲,所以我们会有一首歌《大海啊母亲》,之后是我给孩子们简单地唱了一段这首歌曲。从孩子们闪烁着的目光中我看出,他们对老师的很受用,也很喜欢用多种生动的方式识字。
虽然用多种方式识字,对于教师来说要求比较高,因为毕竟要关注到每个孩子,要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又要兼顾知识的严谨和教法的生动,以及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所以,尽管方法很好,还要找到合适的字去运用方法,否则,就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了。除此之外,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来加深印象。让一些同学来扮演偏旁,一些同学来扮演学过的生字。让他们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来记住生字取得的效果不错。学习过程也可以变成一个游戏过程,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生字,让他们说去掉哪一个部分就可以变成新的生字了,这样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记住的生字就多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