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同学们来知妈堂上课好几个月了,才想起来预约我的音乐胎教课,理由是:“老师,我五音不全,来这儿太……”顿时令我七窍生烟!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的话,我们男人还没有生孩子的功能,难道就完全不能从事孕教工作了么?
不过,作为一个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十几年的人,这一点确实要承认:这世界上的确有一种对音乐听觉高度的人,我们可以称其为音乐天才。但是,人类的音乐文化肯定不是音乐天才们建立的,音乐往往是由我们这些简单平庸的人,提出自己的审美需求,才会有音乐家为我们创作属于我们的音乐作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的音乐文化恰好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建立的。
音乐性是人类的本性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只要一个正有“情动于中”,必会“咏歌”。从的音乐心理学来说,音乐是人类的本能。例如,给一个对音乐完全一窍不通的人演唱一首歌,唯独不给他唱最后一句的最后那个音。估计这位仁兄就疯了,因为音乐不“解决”收尾,会让人觉得像悬在半空一样不舒服。这就是每个人都会存在的“音乐性”。
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需求,每一个人都一定都会有自己的音乐审美趋向,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控制不了声带的音高,就以为自己完全不懂音乐。据说年舒曼在莱比锡创办了《新音乐》,社里有一个音乐评论员,就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人,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人家成为影响世界音乐史的音乐评论员。
音乐不是单纯的听觉审美
音乐之所以有的吸引人,有的令人觉得一般,是因为那些吸引人的音乐能够激发你的情感共鸣。你曾经历过的生活,曾思考过的哲学,曾幸福过的爱情,曾怀念过的友情……都是音乐可能激发的情绪共鸣。所以,一段音乐激发不了你的共鸣,但是一定有可能去激发别人的共鸣。从这一点来说,那些神曲往往就是可以激发大多数人共鸣的音乐。
所以,音乐不是简单的节奏、旋律、和弦、配器、曲式……等元素的组合,如果你认为自己对这些完全不懂,就不懂音乐了,这常片面的想法。你使用手机,说明书里会把所有的电图都画出来么?你需要去学所有电子元件的功能吗?
理解生活,体会情感,在音乐中去标注,去记忆,去就够了。
孕期女生有得天独厚的听觉审美力
孕期女生往往体内的雌性荷尔蒙高于平时十倍,甚至可能二十倍,所以准妈妈音乐审美感受,往往会强于未孕时期的几倍。
准妈妈往往在期待孩子出生的时候,会站在生命诞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深度,有哲学,甚至很多经历过孕产的女生都逐渐变成了“哲学家”。这同时也有助于准妈妈去理解和感受有深度的音乐中的美感。在音乐课上,有些孕妈妈不容易在自己的审美中享受音乐,主要是因为自己曾经的“感”,不敢放开情绪,翱翔。
所以,老沙呼吁大家脸皮厚起来吧,音乐不会任何一个热爱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