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袭来,使本应喜庆、热闹的春节变得安静而沉闷。本该与家人团聚的医疗工作者们,毅然奔赴抗疫前线……
如果说战斗在疫情前线的千千万医护人员是守护者,那么从业人员则更像是传递信息的“搬运工”,又或者是观察员与人。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中,晶报健康新闻部的三名“妈妈级”女记者深入医院、社区等地采访。她们在采写大量“疫线”报道时,也将自己的感受地记录了下来。
这时,我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返乡,盼望着即将到来的春节。当晚,钟南山接受白岩松专访,明确表示新冠肺炎可“人传人”。
紧接着,全国各地确诊患者不断增加,武汉开始实施隔离措施,全国人民宅家不外出……一场全国的战疫打响。
出门前,老爸老妈听说我要去医院采访,心里很是不舍,不停地念叨着要我千万注意安全。我说“没问题的,不会有”,接着搪塞了几句,出了门。其实自己的内心也忐忑,如果有个“万一”,小家伙们怎么办。顾不上想太多,我加入了一线采访。
第一个任务,去市妇幼保健院采访,报道全市孕产妇情况。口罩、帽子、连帽外衣还有眼镜,我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实。“好自己,安全第一。”这也是领导常常嘱咐我们的。在医院采访中,我看到医院的严密布置和强大的防控措施。医院看似最的地方,但也可以说是“最安全的地方”,我用文字和视频记录告知市民。
紧接着第二天,我去了深圳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主战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采访定在医技楼会议室。我把车停在医院地面停车场,车位充足。停车场后方一栋楼上写着“感染病楼”几个大字,这就是专门收治确诊患者的楼。医院内,来往的患者特别少,两三个戴着口罩的人奔走于楼栋之间,手里均拿着CT,神色凝重。在医技楼门口,我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全副武装”的他们就是拍摄短片《火线》的三个同事小伙伴,大家相视而笑。
作为跑医疗线的记者,我与一线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接触机会,接触得越多,了解得就多,理解也就越多。一批批的医护人员,有我们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他们或出征湖北,或加入到市三院的救治行列,或坚守在医院的发热门诊。“比起害怕,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更是职责和。”他们说。
2月9日,深圳首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现场,医疗队队员刘培的爱人前来送别。当载着出征医护人员的车辆驶离时,刘培的爱人忍不住跟着车跑了起来,拍着窗户跟刘培道别。同为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刘培的爱人说她很理解刘培的心情和决定,并支持他的决定。她说:“刘培出生于武汉并在武汉求学,他的同学、老师正在武汉各大医院一线作战,有的同学也被感染了,心里边其实早就想去武汉了。”
a型血人的性格
每日连线湖北是我的工作内容之一。在不上班的时候,医护人员会通过语音发来近况,说说自己的感受,讲他们第一次进入方舱,讲他们救治的患者,还有自己的担心和害怕。
为了不上厕所,减少防护服使用,他们会在上班前6小时开始禁食;戴着像紧箍一样的护目镜和闷不透气的防护服、口罩,工作6个小时以上,常常因缺氧导致眩晕;扛着比自己还要高的氧气罐;负责危重症病人的吃喝拉撒……在采访中,我也越来越了解这个群体的伟大和不易。
武汉下雪了,他们不忘拍个小视频发给我;为配合记者连线,他们努力尝试出镜。孟新科是深圳首批医疗队队长,也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任医师。他们出征时,我写过一个人物稿,对他略为熟悉,了解他从医的程、医者仁心以及他在重症科室里,每每抢救病人的魄力和担当。2月16日,应记者要求,他拍了一段视频《探秘:深圳医疗队员的房间竟有四双鞋?》,孟队长穿着睡衣,操着浓重的方言口音就出镜了。在群里与他连线的记者都说:“孟队,太可爱了!”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生命、胸怀、勇敢善良、可敬又可爱的“白衣”。他们不问归期,奔赴一线,心里唯一的就是“救人”,他们总说:“没有‘大家’,哪有‘小家’!”
疫情暴发至今,既有医护人员冲锋在前,也有很多普通人坚守岗位,保障着我们的生活日常,保障着这座城市的运转。
一直值守深圳的外卖小哥张浩鑫,在接受采访时说:“医院也有很多医护人员在忙,如果我们这时候都不的话,他们可能连饭都吃不上了。现在顾客也不会催我们,也会跟我们说,注意做好防护。”
疫情期间,深圳人一直都在坚守着。菜市场依旧可以买到新鲜蔬果,超市售货员也在上班,药店正常营业,、都在正常值守,小区里的保安、清洁工人、外卖小哥……还有我们记者,都依然坚守在自己岗位上。
1月23日,深圳迎来了首批患者出院,35岁的男患者和一名10岁的男童。消息振奋,我发出了《最新!深圳2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已出院》一稿,几分钟,点赞数百人。
2月10日,我采写的《今天,深圳只有1个小区、3个病例!》短短一篇小消息,我收获疫情期间的第一个10万+。
2月18日,深圳确诊病例出现了“零”数据;2月21日,深圳出院病人人数超过住院人数……一个一个好消息接踵而来,文章回复里不断有读者点赞、加油。
2月22日,外出采访,驾车回到小区,发现小区的车位又紧张了。晚上码字,发现窗户外星星点点,八成的楼层都亮起了灯……大家都回来了!
2月24日,采访深圳第五批医疗队出征,我“惊喜”地碰到了久违的“早高峰”。深圳的道不再空空荡荡,企业复产复工正在进行。看着熟悉的车流,车窗外阳光照射进来,暖暖的,我不禁感概,那个熟悉的深圳要回来了! 晶报记者严珊珊
1月19日,我的年假开始。在雀跃奔回老家的上,我给同事们发了一条信息:不明原因肺炎的事看来有点严重,大家要盯着点,重点关注卫健委、疾控中心和市三院。在发这条信息的时候,我还对接下来的两周漫长假期充满期待:终于可以整天无所事事、啥都不想、好好休息一下了。回头再看这一个多月的抗疫情形,我只想对自己说:嘿嘿,你又傻了吧?
从19日的那条信息开始,我的生活几乎就开始围绕这场疫情团团转。也就是那天晚上,国家卫健委确认广东省首例确诊病例。之后的几天,家人们在忙里忙外,,杀鸡烹鹅,热闹聊天……而我在一旁捧着手机十指翻飞,沟通、写稿——我感觉自己这一辈子从没这么努力过,高考那一年都没有。
除夕,武汉情况已经很严重了。我没看春晚,深夜提交完最后一篇稿子,就一直在刷武汉的消息。听着窗外热闹的烟花爆竹声,看着手机里帅气的军医离开家人,连夜奔赴武汉,就这样,我红着眼迎来了庚子年。
部门的同事自然都是一样,春节期间,每个人每天都忙于跟进病例数据,联系疾控专家、医院采访……对于这个来势汹汹但又带着很多未知数的疾病,大家有太多需要了解、想要知道的东西了。
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的采访任务越来越重,部门里只有罗丹一个记者留守深圳,所有去一线采访的工作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我在家待不住了,大年初四,鼓起勇气独自开车5小时,返回深圳。
很快,我就去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简称:市三院),和一大群戴着各种级别口罩、披着雨衣的记者挤成一团采访。一结束,就赶紧躲回车里,把稿子用手机写完发回给编辑部。为了给读者带去更多更准确的消息,刚开始的一两个星期,几乎每天都“潜伏”在市三院,成为市三院常客。
第一次去市三院时,我有点紧张,戴上了专门给一线采访人员配的珍贵宝贝N95口罩,被闷得难受。从医院回来,我仪式感十足,沐浴喷酒精,还用84消毒液把房子里里外外消毒了一遍,搞得家里一股浓浓的医院味道。
网上信息海量,太多悲惨,太多苦痛,让人看了对这个疾病感到莫名害怕。家人也很担心,在电话里反复。但我自从去医院采访后,倒是慢慢放松下来。
大家在网上看到的大多是危重症的病例,他们往往年纪较大,自身就有一些基础病,这类病人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但实际上,新冠肺炎患者大多数都是轻症。他们在隔离病房里,刷手机、看书、跟朋友聊天,可能会有些焦虑……这不跟大家过年自觉在家闭关“坐月子”差不多嘛。经过积极治疗,他们可以很快出院。
虽然深圳作为移民城市面临的疫情压力大,但由于深圳率先布防,准备较为充分,联防联控工作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疫情没有大范围爆发。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尽管比平时忙很多,但“兵力”还算充足。对于深圳,大家要有信心。
所以,我们不必过分紧张,放松心情,但是一定要专业人士的,做好防护,然后,好好吃,好好睡,好好锻炼,提高抵抗力,不给医护人员增加负担。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该做的,就不怕不怕啦!
看着日历数了数,我返回深圳有一个月了。有时候觉得日子好漫长,睁眼工作,闭眼下班,三餐不定,周而复始,没有周末,没有生活,这样的日子到底还有多久?曾经一地鸡毛的平常日子,现在看来是如此地幸福!
我们这个团队比较特别,3个人全是妈妈,有两个还是二娃妈。这段时间,罗丹和严珊珊在忙工作之余,还要照顾家里年幼的孩子,一方面要做好工作,另一方面,又很担心经常跑医院,会让家里老人小孩受到感染,这个节奏和心理压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扛的。罗丹说:“有时候我的脾气暴躁得像钟馗。”
为了让团队的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喘口气,在请其他同事支援的同时,我们仨经常打配合战——今天你手头的活儿多一点,我帮忙你写一点稿子;明天我外出采访,你在电脑前帮忙传稿……连续30多天无休,大家一边感叹好希望疫情快点结束,一边互相扶持。
2020年的开端真是不咋地。但是,当我回头看这个奇葩的开端,看到的,是赤子,是那些套着防护服、动作有点笨拙的可爱身影,是出院患者说起医护人员时因而润湿的双眼,是很多你知道的不知道的人在各自的上默默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今年,我总算不用念叨:二月不减肥三月徒伤悲——我没瘦,因为专家说了,减肥不利于抵抗新冠病毒。大口吃肉吧伙伴们!为了抗疫的最终胜利!晶报记者范劭华
1月20日,深圳卫健委微信公号发布:“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深圳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不过,这条微信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直到1月21日凌晨,全国各省卫健委相继公布20日新增新冠肺炎病例,“人传人”被,全国阻击新冠肺炎的抗疫战争开始了。而深圳,早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就已经开始行动,这是我在后来的采访中发现的。
春节后,在经历了多日的新闻发布会与电话采访后,我觉得,作为医疗记者,应该去更前线日,在跑完市委市的发布会后,我去了中山七院发热门诊。原计划,我想拍一个科普视频,但采访对象——中山七院感染内科主任陈友鹏很忙。中山七院是深圳49个开设发热门诊的医院之一。于是我只得跟着看他干活。让我惊喜的是,这些他干活的画面成了更好的采访素材。跟着他,我用手机拍下了急诊科医生接诊、医生脱换防护服培训,以及他给患者做咽拭子的画面。
这次采访还有意外收获——在我正准备去吃午饭时,偶遇院长何裕隆来“”。我赶紧放下盒饭,邀请他做个采访。在这个采访中,我得知,中山七院承担了建设一个100床规模的临时病区的任务。这个临时病区主要用于深圳复工后的床位储备。
随着采访的深入,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我发现,早在1月初,深圳的防疫工作就动了起了。1月3日,深圳大学总医院就对急诊科病区进行了,并在24小时内成立了一支抗疫先锋队。当天,医院将急诊一楼留观区、二楼综合病房及EICU为隔离病房,同时,启用24小时发热门诊。
后来,深圳疾控中心和卫健委发布的《广东第一个“发病”的家庭是怎样被发现的?》详细地描述了广东省第一例新冠肺炎的确诊过程:1月8日,一位60多岁的阿姨因浑身乏力、感冒到福田学苑社康就诊,社康医生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给她诊治后,发现不对劲,便立刻打电话报告了市中医院预防保健科。当天,区疾控和市疾控连夜介入该案例。这个阿姨后来成了广东省首例被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如此迅速的反馈和行动,说明在此之前,深圳卫健系统已经做了充足的预案和培训。
这场疫情中,我采写了很多医护人员的感人故事,甚至我自己也因为发烧去看医生成为新闻的一部分。这段发烧的经历,也让我更能体会普通个体在这场疫情当中的“焦虑和紧张”。
发烧咳嗽去看医生的这段经历,除了焦虑和紧张,也让我收获了很多关怀。发烧的那几天,好多同事担心我的身体,每天都来问我一遍:今天怎么样,好点了没?这次经历,也让我经历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因为那篇爆款《传闻中去三院采访后发烧的记者,今天去了发热门诊》让我得到了很多肯定和表扬。这让我开心又惭愧——有很多同事比我更辛苦、更累、更,但因为我的一段特殊经历,我成为被表扬得更多的那个人。
如今,这场战疫正在日渐往更好的方向前进,这个归功于每一个冲在前线的人员,但它也与每一个在家隔离,做好自己的人息息相关。希望,大家能早日走出,享受大好春光。晶报记者罗丹
我们这个团队比较特别,3个人全是妈妈,有两个还是二娃妈。这段时间,罗丹和严珊珊在忙工作之余,还要照顾家里年幼的孩子,一方面要做好工作,另一方面,又很担心经常跑医院,会让家里老人小孩受到感染,这个节奏和心理压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