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血人的性格2020年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涉及内容广泛,既有西医又有中医,考生复习起来确实有点难度,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及评价有哪些?(三个方面)”的相关知识点,希望能帮助考神减轻复习压力。
生长和发育贯穿儿童期的全过程,是儿童区别的最重要的特点。目前使用体格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两大方面的指标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状況进行评价。
1.体重 是评价儿童生长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体重可以受多种因素影响,入营养、疾病、睡眠等,是最易获得的反映儿童生长于营养状况的指标,易于准确测量,常用于生长监测,反映近期的营养状况。新生儿期有体重的生下降,多在生后3~4日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至生后第7~10日,重新达到出生时的体重,但早产儿生体重下降恢复的速度较慢。体重在前3个月增长最快,一般为每月平均增长约600~1000g,3~6个月每月平均增长约600~800g,1岁以内是体重增加的最快速时期,是“第1个生长高峰”。1岁时体重可达出生体重的3倍,2岁时为出生体重的4倍。
2.身高(身长) 是指头、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主要反映长期的营养状况,受遗传、种族和的影响较为明显。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cm,生后第1年增长最快,1岁时可达75cm,2岁时可达85cm。
2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2岁以上儿童立位测量时称为身高,立位测量值比仰卧位少l~2cm。
3.头围 自眉弓上缘经枕骨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反应颅骨生长和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2岁以内测量头围最有监测价值,连续测量更为重要。出生时头围平均为33~34cm,1岁时为46cm,2岁时48cm,15岁时为54~58cm,基本同。头围过小常提示脑发育不良,过大或增长过快则需考虑有无脑积水及脑肿瘤的可能。
生长发育评价内容包括发育水平、生长速度和匀称程度三个方面。目前用WHO2006年数据为参照人群值。
发育水平:将某一年龄所获得的某项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值与参考人群值进行比较(横断面比较),获得该儿童在同年龄、同性别人群中所处的,即为此儿童该项体格生长指标在此年龄的生长水平,通常以等级表示其结果。发育水平评价的优点是简单,易于掌握与应用。可以反映群体儿童的体格状况.反映个体儿童已达到的水平,不能说明过去存在的问题及预测生长趋势。
生长速度:是对某一项体格生长指标定期连续测量(纵向观察),其增长值与参照人群进行比较,所获得的该项指标在某一年龄阶段的增长值即为该儿童该项体格生长指标的速度值。生长曲线是生长速度表示的最简单、
直观的方式,定期体格检查是评价生长速度的关键。儿童早期生长发育较快,因此定期体检间隔时间不宜太长。
生长速度可以发现每个儿童自己稳定的生长趋势,体现个体差异,因此更能真实反映儿童的生长状况。生长速度正常的儿童体格发育基本正常。
匀称程度:对体格生长指标之间关系的评价,常用的方法有指数法和离差法等。常用体型匀称度表示体型生长的比例关系。实际工作中常选用身高别体重表示,间接反映身体的密度与充实度。
目前体格生长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曲线图法、指数法、百分位数法、等级评价法等。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等级评价法。
等级划分:利用均值加减标准差或直接用百分位数进行分级,可分为三等级、五等级等。三等级划分法见表2-5-5。
曲线图法:以儿童的年龄或身长(身高)为横坐标,以生长指标为纵坐标,绘制成曲线图,从而能直观、快速地了解儿童的生长情况,通过追踪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生长趋势和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生长偏离的现象。
儿童神经心理的正常发育与体格生长具有同等重要意义。发育内容包括、运动、语言、情感、思维、判断和意志性格等方面。神经心理发育异常可能是某些系统疾病的早期表现。对于神经心理的评价,目前有许许多多测验和量表,临床将这些方法分为筛查性和诊断性测验两大类。筛查性测验国内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法有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0~6岁儿童发育筛查量表(DST)、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图片词汇测验(PPVT)等。这些量表只用于评价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水平,不能诊断疾病,不能完全预示以后能力的高低。
以上关于“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及评价有哪些?(三个方面)”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