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公告
  • 联系我们
  • 地址:北京市三环某某楼2201室
  • 电话:18911603110
  • 传真:010-68888888
  • 邮编:471000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成长发育
  • 儿童易患分泌型中耳炎 大多与发育未成熟有关?成长发育
  •   你知道有高达96%的儿童曾患过分泌性中耳炎,且复发率高吗?听说这个观点,家长肯定会质疑:“孩子没有耳朵不适,怎么是中耳炎呢?”其实,多数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以自愈,绝大多数经过合理的治疗,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仅极少数需要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家长不必过度担心。

      发病缘于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以中耳内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临床医生可能称之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等,对病人而言,其实都差不多,现在多统称为分泌性中耳炎,简单的理解就是由于中耳内含气的空间被炎症时产生的液体占据,此时就会影响听力了。

      目前医学研究虽然没有彻底查明儿童易患该病的病因,但发现主要与咽鼓管(鼻子和耳朵之间的换气通道)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三大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咽鼓管功能不良是为主要原因。在儿童中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咽鼓管阻塞或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最常见原因。咽鼓管是连接中耳腔和鼻咽部的一个肌性管道,调节中耳气压,与大气压基本保持平衡。咽鼓管功能不良时,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气体被粘膜逐渐吸收,腔内形成负压,致使中耳粘膜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鼓室内出现漏出液。

      此外,本病常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极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的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最后,由于中耳为一的免疫防御系统,在儿童期尚未发育成熟,这也是儿童易患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些可自愈但也不能忽视治疗

      由于婴幼儿及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及转归不同于,有其独特的特征和临床特点。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听力对儿童认知能力和智力的综合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超过2月没有治愈或自愈,就可以称为慢性中耳炎了,多因为急性期未得到及时与恰当的治疗,或反复发作、迁延而致。

      家长应关注儿童的日常行为,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首先要注意到儿童出现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较大的儿童会告诉家长,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耳内有响声等。多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其次,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听力检查,声导抗测试是最常进行的基本听力学诊断测试,也是判断疾病恢复程度的重要参考依据。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作诊断性鼓膜穿刺术确诊。

      一旦确诊分泌性中耳炎,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保守治疗:发病3个月内的需要密切观察。2-4周随诊一次,酌情对症处理。其间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合并鼻炎、鼻阻塞的患儿,可使用滴鼻剂,使鼻腔通畅,利用咽鼓管的功能恢复。

      对患有打呼噜、睡眠憋气的儿童,则应积极考虑腺样体和扁桃体的手术问题。

      保守治疗3个月无好转,多需要采用鼓膜切开置管术。鼻咽阻塞或慢性腺样体炎时行腺样体切除术。

      极少数鼓膜置管脱出或取管后复发,可以再次手术。再次置管时,一并行腺样体切除术(腭裂或黏膜下腭裂除外)。

      最后尤其要家长注意的是:一要规范用药,二要注意减少或避免感冒发生,三要定期复诊,四要注意治疗期间避免乘坐飞机。张(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教授)

    文章来源于http://www.daosimt4.com/MT4平台出租